一字一句读书网>都市青春>我成了富一代 > 第六百一十九章 先赚它一个亿
    梅森急忙调出原油期货的成交价格与成交量的走势图。

    叶风点出关键之处,他一看就明白了。

    和1991年第一次海湾战争相比,此次美国开战前有充裕的时间,计划更周密,在资本市场的准备非常充分。

    其实早在1998年年底,国际石油公司就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并购,并购金额近2000亿美元,其中70%以上由美国的石油公司进行操控。

    这场并购使美国石油资本的实力更强大,规模更具优势,利益更趋向统一,行动更趋向一致,影响和控制市场的能力大大加强。

    资本的集中,让他们胃口更大。

    从2002年开始,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每天增加15万桶。

    对战争早有准备和预期的美国在国际期货市场必然也更早就开始了低位做多。

    而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也恰好是在2002年初出现了最低点。

    在金融资本运作早已成为普遍的国际期货市场,这些都不可能仅仅是一种巧合。

    随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国际原油期货的价格一直持续上涨。

    到现在,所有人都看出既将开战的时候,已从20元左右涨到了39元,几乎翻倍。

    这期间美国利用低价购入的战略石油储备作低进高出的石油期货,不仅可以弥补因伊拉克石油中断造成的石油短缺,还能轻轻松松地直接让全世界石油消费者支付其战争账单。

    此外,与1991年海湾战争相比,美国的军事装备和作战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政治外交和金融资本运作更显成熟,对战争进程和资本市场的控制能力和技巧方面有所加强。

    开战之前双方剑拔弩张、阴云密布,布什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可能决定着当天原油期货的涨跌。

    在这场博弈中,地位、实力上过于悬殊的差别,足以使占优势的一方牢牢的控制着游戏的全过程乃至细节。

    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石油战争。

    从已探明的石油储量看,伊拉克以1125亿桶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沙特阿拉伯,未知的也许比这多得多,足可供应美国100年。

    “由于伊拉克对石油市场可能有不安定的影响,这是美国无法接受的风险,因而军事干预是必须的。”叶风对梅森说。

    随着伊拉克局势的骤然趋紧,2002年底,油价飙升的助推器被点燃了,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和伦敦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欧佩克原油现货价格全面上扬。

    鉴于石油对于欧盟、日本和华国等国至关重要,美国控制了海湾地区的石油就等于把握住了全世界的能源生命线,阻止潜在竞争对手获得这项重要的战略资源,从而间接达到建立全球霸权的政治目的。

    伊拉克反对派的领袖在战前就曾公开宣布,在萨达姆政权被推翻后,他将取消伊拉克同俄罗斯、法国和华国的所有合同,这当然是称美国的心了,但却令其他国家忧心忡忡。一场更大规模的利益较量已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