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一句读书网>修真仙侠>毒清 > 第六百一十五章 赌天赌地赌人和
    杨猛的这场豪赌,云南的老爷子支持,但高层之中,也只有老爷子支持他,剩下的魏五、丁保钧、丁泰辰、葛仕扬、岑毓英、徐子渭,都是不支持的。

    两湖、川东、江西,这些地方的许多百姓,还有各地涌到湖北的难民,并不算是杨家的铁杆,不是治下之民,以魏五、丁保钧为首的幕僚、家臣,觉得没必要管他们的死活。

    沿江大旱,粮食本就不够,一旦固河修渠的工程全线全段一起开工,可不是几十万、几百万劳力能应付的,四省之地过千万劳力,开挖长江航道,修造各省的灌溉渠、排水渠,开掘一些连通江河湖泊的运河,这样的工程,怕不是千万出头的劳力能够应付的,将一千大几百万,或是两三千万的男女老少的生计,全部拴在杨家的身上,这个担子太重!太重!

    一旦劳而无功,就不仅仅是粮食问题了,这么多的劳力聚在一起,没了生存的口粮,会发生什么问题,太平天国就是前车之鉴呐!

    对魏五、丁保钧两人来说人口、粮食是不容忽视的大问题,而广州的丁泰辰那边,压力也是绝大的,米利坚的粮食如今是主流,一旦没了米利坚的粮食,倭国、东南亚诸岛的稻米,别说对整个大清,就是对整个江南,也是杯水车薪的。

    印度那边多少有些粮食,但海路被英吉利人封锁了,走陆路运进来的粮食。还不够路上的骡马吃的。

    将藏边的粮食东运,让藏边吃印度的粮食,也是差不多的道理。

    杨猛修造灌溉渠、排水渠的工程,进展快的话,第二年就能建功,这是他敢下绝大赌注的原因和理由,但这个理由,也有站不住脚的地方,那就是天时、地利!

    从道光朝末年到咸丰朝,最近十几年的时间。大清国也是不走好行市。灾劫连连,除了大旱就是大水,有些地方还有蝗灾、冰雹之类,比较罕见的天灾。

    咸丰三年四月。江苏、浙江、山东地震。洪秀全那厮还好好的利用了一把。

    就这么个世道。赌天时地利,未免有些儿戏了,万一沿江持续大旱怎么办?万一大旱之后大涝又怎么办?

    连旱三年、连涝三年的事情。之前不是没有,杨猛就经历过云南的三年大旱,涉及到大几千万人、过万万人的生死,这些事儿就不去考虑了吗?

    现今,杨猛唯一所占的天时地利,就是沿江大旱,整个长江流域进入了枯水期,可即使是枯水期,想要驯服大江也不是一件易事儿。

    天时地利不是人为因素可以影响的,那就说说人和,在人和上,杨猛确实占了优势,怕是那几千万吃不饱穿不暖的百姓,巴不得有个谋生的好去处,管吃管住还有银子可拿,傻子才不去呢!

    但这个人和优势,本就放在那里,无论什么时候,只要钱粮充足,振臂一呼,还是会有无数人响应的。

    杨猛真正的人和,在西山和明湖这两大书院,固河修渠,可不是挖个坑、筑个坝那么简单,兴修水利也不比造枪造炮简单多少,甚至那难度有过之而无不及。

    四省之地的水域图,明湖和西山有现成的,如何开掘运河兴修水渠,各省的府道州县,大多也有明清两朝的计划,归纳好了这些,运河、灌溉渠、排水渠倒没有多大的难处。

    真正的难处,实在防洪上,这也是个隐性的大工程,你想造灌溉渠与排水渠,这连接江河湖泊的水路河道,你首先就要保证江河湖泊的安全吧?

    这个工程几乎涉及到了四省的所有河道,工程量以及工程难度之大,倍于开挖长江航道、巩固长江堤坝,十倍百倍于修造水渠、运河,说句不好听的,杨猛这就是闲着没事儿,往自己脑门上扣了一个好大的屎盆子。

    在开挖运河、修造水渠上,杨猛是有西山和明湖的人和,这两样营生,说来也简单,只要依着前期绘图时留下的资料,加上各省的府道州县原有的水利资料,连接起来就好。

    但涉及到维护、巩固,整个两湖、川东、江西的河道湖泊的堤防,这对西山和明湖,也是天大的难事儿。

    虽说修河道湖泊堤防的资料,各省也有,但这些东西就有好有坏了,区分整理,重新制定统一的计划,虽说杨猛早有安排,但时间对明湖和西山,永远都是不够的。